作家访谈

刘震云:我愿给河南人做形象大使

2020-03-29 22:05:49 作者:黎宛冰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最近新浪网上的一个专题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起因是一些河南人士奋而投书,发出了不要妖魔化河南人的呼吁。河南,中原之地,在这片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不足1.6%的土地上,养育了全国十二分之一的人口。关于河南,我们了解多少呢?我们知道一些名人如邓亚萍、二月河、刘震云等等,一些段子,一些社会新闻,一些商业品牌等等,古话说知中原者知天下,但我们对河南的了解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据说这里存在着一种针对河南人的地域歧视, 而那些关于河南的偏见到底来自何处呢?身为河南人,刘震云也许比我们更解个中滋味,毕竟在他的作品中,故土情结无处不在。其实某种印象如同包装一样来源于话语权的有效使用,而憨厚的河南人也许在这方面经营不多,不过多一些像刘震云一样的人,对于河南是有所裨益的,毕竟这是一种形象代言,而刘震云也有这个意识,要为自己的故乡建言,做一些积极的事。

    对话者:作家/刘震云 新浪文化主编/侯小强 主持人/本报记者 黎宛冰

    侯小强:刘先生,你是一位著名作家,虽然你现在生活在北京,但你的籍贯是河南,我注意到在你的作品中,起码有一半作品与故乡有联系,譬如《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温故一九四二》,最近出版的《一腔废话》中也有一个人物是河南人老侯。我的问题是,现在社会上正在讨论“不要歧视河南人”,一些媒介如“南风窗”、新浪网等都开辟了这样的专栏,作为一个河南人,你感到压力了吗?

    刘震云:感到了。最近起码有十个媒体让我谈如何看待河南人和地域歧视,今天是第十一家,如果我再不谈,就成河南人的叛徒了。

    侯小强:你如何看待这场讨论?

    刘震云:不讨论还好,讨论来讨论去,河南人快让大家讨论成二战时期的犹太人了。把一个民族的缺点漫画成一个人和一个地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戏剧化表现,这样说起来方便和有快感。如果河南人能成为大家对生活发泄的一个渠道和形象,对于社会稳定也是有帮助的,也算是河南人对生活的一种贡献。但问题是,大家现在谈论和嘲讽的已经是饭桌上进行了许多艺术创造的“河南人”,而不是生活中的河南人了。

    侯小强:作为个人,你在河南生活了多长时间?

    刘震云:十五年。当我15岁的时候,我姥娘把我送到了村头,我就离开了家乡。

    黎宛冰:一般童年生活对一个作家的一生和一生的写作都有致命的影响,在你的印象中,河南是一个什么样子?

    刘震云:是一片忍辱负重的土地。乡亲们的汗水,浇灌着那里的庄稼。我曾经说过,我的姥娘,三里长的麦趟子,从这头割到那头不直腰,汗珠滴得比麦粒子还多。我一个本家舅父,自打我记事起,再炎热的夏天,中午没有歇过晌,毒日头底下——庄稼棵里有四十多度的高温——在田里劳作,一生没有吃过城里饭店泔水桶里浸泡的任何东西。当然他们创造的价值,肯定不是养活了他们自己。

    侯小强:你能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河南人的特征或面貌吗?

    刘震云:河南人长得不凶恶,中等个儿,黑皮肤,一说话声音很大,人多的时候爱憨厚地笑,一个人的时候神情有些忧伤。由于皱纹里的尘土还没来得及洗干净,生活起来容易粗枝大叶。什么东西都爱一锅烩,烩菜,烩饼,羊肉烩面。这容易让人钻空子。

    侯小强:其实大家对河南人的印象,并不局限在河南之内,而是许多河南人到北京和外地做买卖和打工——一部分或者一少部分河南人给人的印象不太好。一些单位招工干脆贴出“河南人免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刘震云:河南人不但有骗人的,还有杀人的呢。河南人免谈,现在北大清华不也免谈了吗?河南人有缺陷,但大家把这种缺点归结到道德品质上就使事情简单化了。从人性的角度,我承认河南人可能比别的地方的人对世界更敏感和更担心罢了。敏感担心也不是一天了,而是敏感和担心了几千年。从历史到现在,那里战争频仍,灾难不断,祖祖辈辈多少次是在生命线的边缘挣扎。1942年的一场旱灾,就饿死了他们300万人。当然这不全是因为天旱,里边还有错综复杂的从上到下的人为原因,只有你回到历史的当年,才能看出它的触目惊心。为了写《温故一九四二》,我研究了从周朝到1942的旱灾——仅仅因为旱灾,饿死人的年头有几百起。我们吃饱饭还没几天呢。人从生存的夹缝里走出来,就像刚从阴暗的隧道里走出来,一身的毛病可不就暴露了吗?过去我们走出河南都是因为逃荒,现在出来做买卖和打工,角色的转换需要一段时间。

    侯小强:除了说到历史,还有什么现实原因吗?

    刘震云:河南农村现在也很穷。每次我春节回去,发现乡亲手里的钱特别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毛票和五元票还在市场流通,说明那里的商品经济要滞后10到20年。大家出来打工,也不是身怀绝技,而是仅仅停留在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地步。他们在城市捡破烂,卖菜,挖地沟,干的都是别人不愿干的最低等的劳动,蓬头垢面,给人的印象不太好。偷东西也就偷个自行车,东西不多,又招人烦。这也得给我们一段时间。当我们有一天不是扛着镐而是提着电脑或唱着男高音跳着劲舞进城的时候,大家的议论可能是另一番情形。

    黎宛冰:除了物质方面,有没有什么精神原因呀?

    刘震云:精神方面河南人很有想像力呀。最近我听到一个河南人的笑话:要给珠穆朗玛峰安上电动滚梯,给万里长城贴上瓷砖,给所有飞机装上倒挡,说的人觉得是一种讽刺,我却觉得是对河南人想像力的一种赞扬——所以河南人除了适合打工,还适合写作。

    侯小强:你可能听岔了,这里说的是河南爱出假冒伪劣。

    刘震云:假冒伪劣也看怎么看。从精神上讲,总是对好的东西的一种向往吧。模仿并不是一件坏事,一切创造都是从模仿和模仿阶段开始,但是模仿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地步就不对了。从整体上讲,现在整个中华民族都处在模仿的阶段,从汽车到各种电器,从足球到艺术创作。这个阶段不但河南人要跨越,鸿沟也摆在整个中华民族面前。《一腔废话》里专门有一章写的就是“模仿秀”。

    侯小强:我听出你的意思一直在强调时间,强调河南会改变。其实大家在讨论中除了讨论“不要歧视河南人”,还在讨论“如何重塑河南人形象”,对后一种讨论你怎么看?

    刘震云:我觉得又错了。形象历来不是塑造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被人非议和歧视,怕也不是空穴来风,作为河南人要自省。治好头上的秃疮再上街,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在生活中,话语是没有力量的。我对河南人的奉劝是,不要再急着把孩子送到城里捡破烂和卖菜了,赶紧把他们送到北大和清华吧——既然他们跟河南一块“免谈”。我觉得“免谈”也是一个好词。

    侯小强:最后再问两个个人问题。现在听你讲话还夹杂着河南口音。你平日举手投足,意识到自己的河南人身份了吗?

    刘震云:不但白天意识到,夜里也意识到。我有一个朋友也是河南人,到北京二十多年了,有一天突然告诉我,这一段夜里睡觉特别累,要半夜爬起来歇一会儿再睡。我问为什么,他说小时候经常跟他爹到焦作拉煤,一路上坡,煤车沉重,现在一睡觉就回去拉煤。我也有一段一睡觉就回去割麦子。这是故乡打在我们心上而不是身上的烙印。像红字一样。至于口音,就是嘴上的烙印了。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口音放到宋朝,那就是官话了,从徽宗到李师师,说的都是这个。

    黎宛冰:请你展望一下未来的河南吧。

    刘震云:河南人口基数大,一个多亿,不在“免谈”中沉默,就在“免谈”中爆发。也许二十年后,河南成了经济和文化强省,全国人民又赶着说河南话了。那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侯小强:今天听你谈得很有趣,河南人听了会很高兴。接着问一句题外的话,如果河南人让你当“河南形象大使”,你会同意吗?

    刘震云:给一亿多人当形象大使,总比给一款衣服或一个洗发液当形象代言人要好吧?但问题是:我同意,一亿多河南人同意吗?

    ■背景:

    “地域偏见是由来已久的话题,网上类似的大规模论战也是屡见不鲜,相关新闻更是比比皆是。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制作了河南人专题,用意绝不是局限于讨论一个地区的好坏优劣,而是想从社会上流传的对河南人的偏见入手,着重讨论“歧视”这个社会文化问题,谴责文明世界中这一残余的野蛮现象,引起人们的反思,呼唤社会各个阶层从自身做起,消除地域偏见,客观、理性地对待周围的人,而不是因为地域不同,就自觉不自觉地另眼相看,造成人和人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如果河南可以成为被歧视的理由,那么下一个会不会就是你的故乡?地域可以成为被歧视的理由,那么职业、肤色、种族、学历,等等等等,是不是就都可以成为被歧视的理由?”这是我们深入思考后发出的声音。

    一石激起千层浪,河南专题挂网后,反响热烈。参与本次河南人问题调查的共有12394人,选择“河南自身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偏见不可避免”的有5253人,占总数的42.38%;选择“应该客观地看待河南”的有2903人,占总数的23.42%;选择“毫无道理,河南不应遭此待遇”的有2300人,占总数的18.56%;选择“河南当自强,改变负面形象,从自己做起”的有1688人,占总数的13.62%;选择“以上都不是,说不清楚”的有219人,占总数的1.77%。

    热心网友共发表评论2000多条,意见和建议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的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做出长篇大论的精辟论述,阐明河南在历史发展上的种种困境和误区,呼唤“河南当自强”;也有的寥寥数语却是一针见血,指出仅凭个人社会经验就以偏概全这一观点本身的荒谬性;更有很多河南的朋友站出来宣布自己对家乡的热爱,驳斥那些丑化河南人的议论。也有一些人挑衅、侮辱、谩骂,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但并不能破坏整体上认真的讨论气氛。■文/侯小强

    ■旁白:我眼里的河南人

    白岩松:我们跟河南人是一脉相承

    河南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多达九千多万,因此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害群之马。曾经有人说过:每十多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河南人,他们在人群的基数就很大,而中原地区,四方的交通汇集,人口流动非常大,河南人的缺点就容易被暴露和传播出来。因此,社会对河南人的歧视是有客观原因的。此外,河南地区还是存在一些贫困落后的现象,他们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人的教育程度和素质就很难跟上。仓廪实,知礼节,河南还是需要发展来解决问题。

    而关于社会上的歧视,完全是一种偏见,因为在人群中我们都是兄弟,不能靠地域或者别的客观原因就可以看不起别人。河南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独到的杰出贡献。那些看不起河南人的人,可以到河南的文化博物馆里参观一下,就明白我们其实跟河南人是一脉相承,水乳交融。传统的历史文化已经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敬一丹:我对河南人印象很好

    我记得莫言先生曾经写过一篇“不能把河南人妖魔化”的文章。我当时是认真地看了。

    我觉得把河南人当做某类人,某种行为的代言人本身是很不公正的。当然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可能也是半开玩笑性质的,但是这个不能成为理由。

    事实上,对河南人歧视的恶性影响已经凸现,像某些单位公开声称不招聘河南人。

    这些行为是很过分的。其实谁都明白,哪里的人都有好多种,哪里的人都有好有坏。

    当然,河南这些年也有一些恶性的事件,像假药,像火灾,在其他地方也不是没有。实际上,这些都是中国人身上的劣根性的体现。可能,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这种劣根性的体现是比较明显的。

    我个人对河南人印象很好。我最好的朋友,我读研究生的师兄、师弟也都是河南人,他们都是些很朴实的人,也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在他们身上,我没有发现所谓的河南人身上的通病。

    崔永元:中国人都应正视自己的毛病

    河南人里,我很熟悉刘震云,他曾经给我的书写过序。我个人认为河南人并不坏。可能因为我做媒介的原因吧,河南发生的事情,别的地方也有。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没有被更多的人知道。你就想想,北京人怎么样?上海人怎么样?天津人怎么样?

    哪里都有好人,哪里都有坏人。我倒是认为,因为河南人本性宽容,心态比较开放,所以他们可以任人评论。

    前些日子,我采访何振梁先生。我给他念了北京人的一些毛病。节目播出后,收到了一些观众来信。他们说我这是给北京人脸上抹黑。当然这也是少数人的少数做法。

    我的一些河南朋友也讲一些关于河南的笑话,这个是带有戏谑成分的,但是也反映了他们心态的平和。这个可能与中原文化有关。中原地带,南来北往,所以可以兼收并蓄,四通八达,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对于这个文化,我个人想法是很多的。

    目前来看,歧视河南人的风气还在上演,这不能反映什么。要说反映,也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整体的文明程度还很低下。要想改变这种歧视,我个人认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歧视自己。只有正视自己的毛病,民族才有可能有希望。

     《北京青年报》2002年3月20日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