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清福
骆越故地,百越民族繁衍之地。
绿野仙踪,云上山歌“吩标”起源地。
网红打卡新地标--云南东部秘境--标村蓝衣壮寨--“植物天堂”。
春风,如诗如画,依然奏响尘世“雷公菜”最美的乐章,流淌在太阳和雨的天空。
春雨,如梦如幻,怡然温润每一片嫩叶和花瓣。芽头,点破着春的秘密,守望着一缕缕春风,吹皱了一帘幽梦。
山一程水一程,山水共一程。当大山深处弥漫着新生的气息,当土壤散发着苏醒的味道,当春花蓬勃的力量,当万物复苏的旋律,当泥土里发芽的种子和扎根的雷公树抽枝嫩叶,蓝衣壮寨便有新的生命活力。
聆听春回响,笑谈春雷韵,与诗意作伴,与春意前行,此时此刻,也许我心灵和精神上会获得重生与希望。
菜花海,花香满溢在山水田园间。春雷响,万物长,春意款款生欢喜。是的,我从晋唐风雅颂间,开启植物之旅,试着读懂一草一木,让我想到了晋·陶渊明《拟古 · 其三》选句:“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读懂了春雷后,唤醒神州大地的困乏与迷失,让高峡平湖焕然一新。央视《边疆行》栏目组《远方的家》以“ 富裕安宁之地——尝鲜雷公菜”为题作过专题报道。央视·中国三农报道栏目聚焦云南文山:“闻春雷而生 雷公菜上市”。
行走在山水风物路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一步一向荣,一念一欢喜,眉间心上满满都是“雷公菜”的幸福和美妙。
“雷公菜”,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津甜润舒了蓝衣壮寨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
眺望时光深处,一站一风景,一岁一感悟,我是如此的自信,如此的执着,如此的低调,如此的潜伏深耕,如此的蓄势而发,如同雷公树新枝嫩芽,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吸取自然养分,慢慢积累,渐渐成长变弱……
凝视密林深山,风柔雨软,阴暗潮湿,我看见蓝衣壮人三五成群去山顶沟壑处处寻找“雷公菜”这令人垂涎的美味,蓝衣壮人家,身着盛装,穿梭在雷公树林里,相机的快门声与笑声交织,山歌声声与鸟虫低吟不断,犹如古壮戏剧演绎浅唱延绵,构成一场深山旷野的交响,声音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自然与蓝衣壮人家的心。
采摘中,女人们与“雷公菜”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唯美景致。她们将“雷公菜”的嫩芽和嫩花采摘回来,然后跟随着风雨,禅意袅袅,批量销售和做成餐桌上一道神仙的菜汤。
“雷公菜”作为春季稀有的野生时令蔬菜,蓝衣壮人采摘其嫩芽、嫩花用于烹饪美味、甘甜的佳肴,因而得名“雷公菜”。
和风,轻拂过我的心湖。自此,我的梦里在心底,种下了一棵雷公树等待的嫩花绿叶,与你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雷公菜”,高枝的新芽,点破春的秘密,爬满了希望,生长周期长,高原微风,吹皱一湖春水,一帘幽梦,致“雷公菜”生长周期长,数量分布少,每一片新生的嫩芽蕴含着珍贵生命的顽强,市场价格高,被当地人称为“山珍版”的“富贵菜”“土豪菜”“甜菜”。
我带着对野菜的热爱,对自然敬畏,对人生感激,在这个春天和轻柔的文字里,轻轻吟唱着“雷公菜”一季的春光,愿与你眸中深藏已久的神仙菜的爱,收获“雷公菜”的喜悦与幸福。
拥抱“雷公菜”、“富贵菜”、“土豪菜”的春天,拥抱蓝衣壮寨“神仙”菜的季节。
寻找野菜,听春之声,品自然馈赠——“雷公菜”,彼此一生钟爱。
在少荤多素,少盐少油的三餐里,感觉幸福天天,福泽绵绵。这就是蓝衣壮人舌尖上的春天味蕾。
2024.03.11 剥隘湖畔
黄清福,壮族,云南省富宁县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会员。作品刊发于《热土》《含笑花》《中国新农村》《中华瑰宝》《四川人文》《海南文学》《鸭绿江》等媒体刊物。
统筹:刘禹涵
责编:游正芳
分享: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