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时光里的妈妈

2024-05-13 10:47:10 作者:吴光辉 来源:贵州文化网

  我喜欢到溪边散步,尤其是早晨。当晨雾还缭绕着小山庄,我就喜欢到溪边走走。

  中秋节的早上,我又闲步在溪边。也许是久违家乡的缘故,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温馨而安逸,不久便沉浸在家乡山与水的静谧里。“妈妈,我要回家……”,忽然,身后隐约传来一个小孩子的哭啼声,我心头微微一颤,回过头,看到近那边水田上,一位母亲背着孩子一起一伏地在收割,隐隐约约的雾里,我忆起儿提时候的母亲。

  母亲有双宽大的脚板,邻居都说,你妈妈前世为人宽厚,今生才带来这么一双脚。母亲也时常对我说,男孩子为人要宽厚些,长大以后才能成为男子汉。可那时我只知道,母亲因为有了宽大的脚板,上山走路就比他人快了许多,在四季里干活也说不累。

  山村里的春来得很早,当枝头的冰块稍稍融化,柳丝就吐出了嫩芽,燕子也夹着剪刀似的尾巴,每在此时,村里人就开始到田里翻土。我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忙,只知道当山里的青虫在不停地催叫时,母亲就会把我也带到山上干活,此时山野也开满了山花,红的、粉的、黄的,可喜人了。

  那段时间里,的每天早上,父亲吃口早饭就忙着把牛拉去犁地,母亲用钉耙把粪草从牛棚里拉出,装进一个个麻袋。挑担子时把麻袋拴在一头,然后把我装进竹筐里放在另一头,挂上晌午饭就急匆匆出门。

  崎岖的山路里,母亲每走一段就得停下歇息,听到山间鸟叫虫鸣,我常问她,这是什么虫?那是什么鸟?母亲会耐心跟我说。蝉的声音好听,我就问蝉为什么在不停地叫,母亲常常感叹说:“蝉在思念亲娘。”“蝉为什么在思念她的亲娘?妈妈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回来?”我一连串的提问,“逼”得母亲给我讲了“蝉哭亲娘”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蝉妈妈回娘家探亲,回来后什么也没有带上,小蝉便生气地问妈妈在外婆家都吃了些什么,妈妈说在外婆家只吃上一根蕨菜。小蝉不相信,便切开妈妈肚皮来看,发现胃里空空的,唯有一根小蕨菜,懊悔不已……”

  往后每年春天里,当蕨菜长出土时,蝉又哭喊着妈妈。

  那段懵懂的岁月里,母亲给我讲过很多故事,但“蝉哭亲娘”让我感触最深,许多时候我常想,对人对己,要有宽容的胸怀和一颗感恩的心。

  到了插秧时节母亲起得很早,每天夜里还没亮母亲就起床,从她轻轻的脚步声中醒来,我睁着睡意朦胧的双眼,看她在炉边蒸饭,手里还缝着破旧的布衣。待天蒙蒙亮我们又和往常一样上山,在田里,母亲把衣服铺在田埂上让我坐下来,把山花野果放在我身边,酸的杨梅、涩的茶苞,还有难啃的松枝,我啃着啃着,结果啃出了一大串涎水。母亲在田里拔秧苗我在田埂上也闲不住, 蹦、蹦、蹦!从这头跳到那头,又蹦、蹦、蹦!从那头跳回这头。母亲常说我是个乖孩子,没有闹着下田玩水,不然田里的活就没法干了。就这样,春天里的每一个早晨母亲都带着我上山,晚上我们又摸着夜路回到家,待到知了催熟了山里的青杨梅时,亩亩春田也在母亲辛勤的双手中变绿了,绿得那样嫩,那样柔……

  夏天天气很热,母亲常趁着早晨清凉去地里除草,待到炎热的晌午回家,母亲回到家门把担子一放,顾不得擦掉额上的汗珠就忙着去井边磨刀,刀磨好了,喝上几口凉水,一家人开始吃中午饭。等饭下了肚,母亲总感觉闲不下来,说这些天太旱了,得去给田通水沟,说着便扛上锄头出门。在母亲出门的那一刻,我看到满屋的阳光晃了一下,她那矮小的身子一挤,火辣辣的阳光就被挤到一边,她和影子一路走去。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心里不明白,母亲已经劳累了整个春天,为什么炎热的夏午也没让自己停下来。

  深秋,糯稻收割了,村里的人们又开始进入农忙时节,半夜里我常被左邻右舍“哆哒、哆哒”的脚步声吵醒,天蒙蒙亮,大人们就纷纷挑着担子上山抢收。此时,寨上的小伙常常哭闹成片,我觉得我是最快乐的孩子,虽然母亲很苦,但也没丢下我一个人在家,每天早上她都背着我到山里干活。

  母亲在田里收割,我就在茅棚下躺着,秋风把山野扮得很美,山风吹过,飘来缕缕秋香,泥土也散发着醇香,金色的稻谷、火红的高粱,还有浅浅地划过天际的飞机云,那是我一生中最美的印记……

  长大些后,母亲把我送进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渐渐远离了她们,也远离了那段金色的童年,离家十多年里,父母不知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尽管岁月艰苦,但他们都默默地扛了下来。记得有天上午,一张从远方寄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门,左邻右舍纷纷上门道喜,我和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离开家的那天母亲把我送到村头,秋天的山风很大,母亲昔日的头发在风中凌乱,那样稀那样薄。然而,秋天里的山野却依旧很美,金色的稻谷,火红的高粱,又似乎把我带到了那段懵懂的童年。惊喜的是,田埂上长满了蒲公英,山风吹来,白色花瓣纷纷飘开,在蓝天底下,她们向更深、更广的大山飞去,母亲看着我,又望着蒲公英,欣慰地笑了……

  我暗暗告诉自己,要像山里的蒲公英一样,在大山深处撒下爱的种子。

  这不是山里母亲的期望吗?(吴光辉)

  责编:彭会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