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敦煌的女儿自己讲述的故事,但这又不止是她一个人的故事。横跨10个世纪催生的莫高窟艺术,让这个荒凉之地成了洞窟考古人的家。身为当家人的常书鸿,当初只因为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便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修复莫高窟的大门。随后一批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也一起投身到这扇无人问津的门内,为世界奉献了一份艺术大礼。
莫高窟孕育了千年的文明,也孕育了爱它的儿女,本书的讲述人樊锦诗就是这若干儿女中的一个。有人说:“一个樊锦诗,半部敦煌史。”仅仅一本书讲不完她的故事,更看不尽敦煌的历史,它就像沙漠里的那颗星,指引着后来的人继续去追寻他们的梦想。
01.传奇的敦煌
鸣沙山和月牙泉
风吹过历史,卷起了久远的黄沙迷了回顾的眼。回望的时候,曾经的葳蕤盛景如海市蜃楼,一碰就飘散在心中。记得第一次在《河西走廊》看见大漠上空的星河,那些被孤独的旅人留下的“日记”,让后来的人在里面窥见了追梦的纯粹。
那个时候敦煌于我而言只是沙漠里的一个名字,除了荒凉与古老它并不吸引我。后来在《国家宝藏》里见到了传闻中的莫高窟,还有守护着它的看家人们,就像当年见到它的伯希和、斯坦因一样,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了。
关于敦煌的故事多如宇宙繁星。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到东晋前秦二年始开凿莫高窟;从丝绸之路到边防重镇;从中原儒家学说到中、西亚佛教信仰,敦煌这个曾经繁盛又被人遗忘的沙漠一隅,始终占据世界文明交融的重要地位。
在这个充满传奇的地方造就了许多英雄。过去有雄才大略平定西域的班定远,驱吐蕃收河西的张议潮,后来有了潜心研学佛教绘画的艺术家们,以及修复失落文明的考古文化学者们。在我心里他们都是英雄,都是为了这片大漠浴血奋战的勇者。
翻开这本书,过去在纪录片上看到的画面,在书中的文字里又得以呈现。那个在三危山看见奇异神光的乐僔和尚,我一直觉得就是个传说,直到看到樊锦诗说她也曾看到过那道奇异的光,才让我不得不感慨敦煌的神奇。是怎样的自然环境,亦或是何等虔诚的心,才能创造出这样匪夷所思的地方。
而那个没文化的“败家子”王圆箓,虽然干了让我无语的傻事,但是我仍然很羡慕他作为藏经洞发现者这个身份。那些被伯希和、斯坦因骗走的大量文学孤本,文化研究记录,以及大量佛经手抄本,惊艳了世人也惊艳了我这个与它素未谋面的粉丝。
书摘
莫高窟创建于公元366年,迄至14世纪,其间连续建造时间达千年之久。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艺术圣地。
除了中国佛教和道教文献以外,敦煌还发现了其他的文献。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全国地理文献《贞元十道录》,古代天文学文献《全天星图》,针灸治疗专著文献《灸法图》。
这里秘藏着几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医药、科技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的文献,其中大部分是印刷术使用之前的手写珍品。除汉文、藏文外,还有大量已不再使用的古老文字。
现存最古老围棋书籍《敦煌棋经》
02.敦煌的女儿
书摘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被世人遗忘的沙漠里会产生如此辉煌的石窟艺术?为什么敦煌仿佛被遗弃在此长达几个世纪?这些由壁画和彩塑营造而成的佛国世界曾经是什么面目?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在这个丝绸之路曾经的重镇,莫高窟担负着什么使命?那些金碧辉煌的壁画和彩塑,究竟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这是樊锦诗对敦煌的疑问,很巧也是我的疑问。不同的是她是在守护莫高窟时思考,而我是透过她去了解这个人类的宝藏。我是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别说是遥远的敦煌,就连贵州境内的很多地方我都不曾踏足,所以当我读到这个敦煌的女儿坚守莫高窟时,我说不出地感动。
樊锦诗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有着在现在看来都很好的家庭条件。早年多病多灾的她格外被家人照顾,但就是这样一个羸弱的小女孩,在北大需要她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去往生存环境恶劣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和为爱奔赴莫高窟的老彭
来到莫高窟的她,差点因为青霉素过敏醒不过来,还会被晚上沙漠里的狼吓得不敢上厕所。从北大学生到敦煌考古工作者的这些年,她也从一个青涩的少女蜕变成一个坚守理想的知识分子,从1963年到现在,近60年的时间她一直与敦煌文物研究所相依相伴。站在《青春》雕塑前的她不再是可爱的少女,而是一个经历了“10年动荡”,依旧要保持良知和理性的莫高窟守护人。
但她不是莫高窟唯一的守护人,如果说对这本书感兴趣,始于那些与她相同的疑问,那么真正打动我的则是她和她的伙伴们。
自从藏经洞文献被劫掠,大量的敦煌遗书四散流落。作为原本的守护者,敦煌文物研究所却只收藏了30%的敦煌遗书,即使如此,这些敦煌守护者们依然想要找回曾经的国宝。在难得的出国学习时间,他们每天都泡在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手抄各类敦煌遗书原文,尽可能拍下相关图片。在艰难的外交时代,他们用少得可怜的专业材料,拿下了国外相关学术论文80%的奖项。因为他们不懈地努力,敦煌学成了一个世界学科,这个仅为敦煌而设的科目,因为中国人做出的成绩,让世界为之瞩目。
书摘
假如我们不肯甘心永远处于落后的境地......像我们的先民一样,继续对于人类的文明生活有所贡献,我们就需要好好地保护我们先民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
在我看来,敦煌的女儿不止一个樊锦诗,还有许许多多像壁画作者一样没有留名的人。她们也许和樊锦诗一样对敦煌心向往之,也许只是一个偶然走进了那里,无论因为什么她们都一样热爱这座远离人烟的石窟,都愿意为了它奉献毕生心力。
03.我心归处是敦煌
记得看《国家宝藏》时扮演常书鸿的辛柏青流泪说了一句话:“一个时代的重任我背负不起。”就这简单的一句话,常书鸿和他的伙伴们却用一生去诠释。一个在国外留学10年的有为青年,一个本可以在北大功成名就的姑娘,一个又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专业人才,都舍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归根敦煌石窟。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难以理解他们的选择,这个疑惑在我心里始终徘徊。一次在四川博物院参观张大千的画作展览,当时看到他去敦煌前后画作的变化,我惊诧于敦煌对他的影响。后来在一些材料里,我开始慢慢了解这个陌生又有名的敦煌,知道了这里原来是许多人还愿供奉的地方。
那个通往世界商贸的咽喉之地,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相反,要顺利通行和往返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好运。平安归来的人总是心怀感激的在这里开窟供佛,祈求一生平安顺遂。积累了从北朝到元朝的心愿,莫高窟除了是世界文化交融之地,还是普通人一生的记录。
历史不就是由这些普通人铺就而成的书页么!在无数人组成的空白页落下他们经历的特殊转折点,共同串起了这千年来的记忆。当我开始读懂每一页里留下的故事,抚摸到透过书本显露出来的面貌,听见亘古的心为每个平凡的人生而跳动时,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书摘
原来世界的意义并不取决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而取决于心灵对世界的体验和感知。
我总想,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事。从北区一路看过来,十六国、唐代、西夏、元代......现在还能看到一堆堆枯骨在那里,多少历史的过客!
人类历史何其漫长,如果此生找不到自己心灵安顿的地方,如果心灵一直在流放的路上,就犹如生活在漫漫长夜中。
物质都有保质期,生命总会枯萎,可精神却可以永垂不朽。那些跟着莫高窟一起留下来的精神,我想就是常书鸿院长背负不起的东西吧!它是千年来每个人寻找人生方向,努力追寻希望与梦想的存在。无论是极具个性的犍陀罗,还是舍身饲虎的萨埵那太子,都是每个普通人期待达成的不普通的人生目标。而那些被石刻嵌入心里的期盼,成了我们触碰自己的镜子。
常书鸿院长晚年时没有回到莫高窟,可他只要听到家里的风铃声响起就会泪目,身虽远心已至。而至今仍在守护莫高窟的樊锦诗,虽然经历了几次内心挣扎,依旧选择留在这个孤独的莫高窟。和其他心归敦煌的人一样,他们都是在这里看见了镜子里的自己,真实且无畏地为自己,为天地,为历史继续许下一个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心愿。
书摘
壁画穿越历史的美,那种沧桑中的清雅和灿烂,在这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渗透在一个人的气度之中。
书结尾部分,樊锦诗又来到熟悉的九层塔。铁铃随风摇曳,漫天星光弥漫在夜晚的莫高窟,仿佛壁上的飞天琵琶也在弹奏......世界安静的时候,时间似乎也永恒了!
作者:何闱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