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 (贵州交建集团供图)
在建中的牂牁江大桥。 通讯员 吴丹 摄
黔地千峰万仞间,一座座大桥正“拔节生长”,“世界桥梁博物馆”更具实力更有魅力。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安盘高速古牛河大桥,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牂牁江大桥、乌蒙山大桥等等,在今年上半年纷纷迎来重要施工节点,进度条持续刷新,建设速度、施工技术、社会效益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施工节点接踵而至
6月17日,在建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上下弦全部完成“交汇对接”,标志着该桥“一桥三工艺”中最复杂、最困难的“拱桥”和“斜拉桥”部分施工告一段落,大桥总体进度完成约84%,全面进入“刚构桥”施工阶段。
“我们采用多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梁结构形式,开了梁桥建设的先河。”项目负责人介绍,该桥集拱桥、斜拉桥和连续刚构桥3种桥型施工工艺,相当于修了3种桥。
一场雨后,牂牁江畔薄雾升起,距江面380米的高空上,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仿若游动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这座“纯贵州造”悬索桥不久前顺利合龙,正在进行护栏安装、主缆缠丝、主塔涂装等收尾工作,总体进度已完成99%。
它是纳晴高速控制性工程,高度在世界百座高桥中排名第12位。大桥开通后,两岸路程将由1小时缩短到1分钟,实现“一桥跨四地”的壮举。
近日,历经8小时的牵引架设后,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首条智慧主缆索股成功安装。智慧主缆索股是植入大桥主缆索股之中,对主缆进行健康监测的一种光栅光纤传感装置,相当于大桥主缆的神经系统,可对相应的风险隐患起到预警作用,配套设置的除湿系统还能有效延长主缆使用寿命。
这一举措也迈出了悬索桥智能健康监测创新赋能的关键一步,该技术也是在大跨径悬索桥建设上的国际首创。
6月初,纳晴高速扈家河大桥9号墩右幅中跨顺利完成浇筑合龙,标志着扈家河大桥全面贯通,为纳晴高速全线通车,形成贵州与相邻的四川、广西联系的快速通道打下坚实基础。
该桥跨越扈家河,桥面到河谷垂直高度约140米,是纳晴高速织金境内第一高墩大桥,俯瞰之下,桥似金针路似线,金针银线绣河山。
今年上半年,迎来施工节点的还有国内在建高速公路最宽不对称钢管混凝土拱桥——贵平高速拉密河大桥。5月10日,拉密河大桥钢管拱肋顺利合龙,为贵州南下广西快速通道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这是贵平全线控制性工程,单侧不对称吊装工艺是首次采用,并利用北斗传感器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通过采集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智能化监控,确保了大桥钢管拱肋“零误差”精准合龙。
施工技术不断突破
今年3月,贵州跨径最大的市政悬索桥——黔西南州金州大桥顺利完成最后一次缆索吊系统试吊作业,为大桥钢桁梁节段吊装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该项作业中使用了专门研发的轻质、高强度、高耐腐蚀性能的高强度碳纤维拉索,在保证综合性能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上部索结构的自重,提高了吊索的耐久性能。
近段时间,安盘高速四标项目部会议室夜里经常灯火通明。技术人员正忙着对一个专项施工方案的细节进行修改完善、论证复核。
安盘标段古牛河大桥的建设有些特殊。该桥要跨越典型的“V”形河谷,陡崖局部坡度达70°以上。“有闯不完的关。”安盘四标项目副总工郭芮涵说。
为尽快解决施工困境,锁定最佳便道施工方案,郭芮涵与测量人员加班加点反复测算,终于在盘州岸左侧找寻到了一条可实施的前进路线。历经5个月奋战,硬生生在陡峭的山体上“劈出”一条2.2公里的便道,攻破了机械人员进场难问题,为后续大桥修建所需的缆吊系统主锚碇施工奠定了基础。
“受地形限制,古牛河大桥建设就好似在绝壁上搭‘天梯’,深谷间架‘飞虹’。”1997年出生的郭芮涵说,能干、想干、敢干是对奋斗最好的解读,作为一名交通人,已将青春坐标定位在大山深处。
本月初,贵州交建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山区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荣获2023年度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一周前,贵州交建集团作为贵州省唯一企业代表亮相第15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肯尼亚、哥伦比亚等国交通部门纷纷表达了希望加强合作的意愿。
在黔地练就的丰富公路施工技术和铺路架桥经验,让贵州交建集团成功挺进亚洲、非洲等海外市场,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施工效益逐步凸显
从江县孖温大桥项目今年2月开工,这是一座“渡改桥”,更是一座“民生桥”。该桥横跨都柳江,东岸连接国道,西岸连接村道。“渡改桥”后,两岸过江行车时间将缩短至2分钟以内,极大地提高当地村民出行效率,直接改善附近4万群众的出行条件。
4月18日,贵州高速集团PPP项目纳雍至赫章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闵家沟特大桥拱圈顺利合龙;5月15日,也是该集团PPP项目的金仁桐高速控制性工程敖家湾特大桥全桥顺利合龙。两座大桥的相继贯通,意味着当地两岸交通将迎来巨变。
5月中旬,纳晴高速水公河大桥全桥贯通,该桥位于纳雍县张家湾镇与百兴镇之间,通车后百兴镇通往纳雍县的距离将缩短一个多小时。
5月27日,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双幅主拱圈顺利合龙,标志着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又拿下一个“世界首创”。
“参建了多个大桥,见证过多次合龙,但每次依然难掩激动。”现场负责人说,该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座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新桥型不仅将桥的自重降低了30%,竖向刚度大幅提升,还节省了大笔建设资金,并开发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塔架可横移缆索吊装系统。(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分享: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