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点

清华美院学子到贵州绥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2024-07-05 17:31:15 作者:郑孟庭 唐郑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7月2日至12日,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20余名师生到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开展实践研学,将走进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河洞景区、观音岩富泽生态研学实践基地、黄鱼江乡村振兴示范点和“三线”军工遗址教育基地等地,领略自然风光,感受人文魅力,并用手中的画笔,将处处山水环绕的夏日诗乡美景“跃然纸上”,将大美绥阳留存于记忆之中。

  “哇!一进门就能闻到面的香味,感觉好清新。”“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手艺也太巧了吧!”带着好奇,青年学子们走进绥阳县张氏贡面食品有限公司空心面生产车间,车间内,工人们分布在各个工作间忙碌,空心面复杂的工艺和工人们娴熟的手艺让同学们忍不住驻足观看、拍照记录。

清华美院学子到贵州绥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_fororder_体验拉面 郑孟庭摄1

  同学们体验拉面 摄影 郑孟庭

  绥阳空心面又称“盐水面”“银丝面”“银丝空心面”,是当地有名的特产,采用古老手工艺制作,历史悠久。离开晾晒区,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实践环节充满期待。在师傅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同学们纷纷上场体验这一神奇的技艺,搓面团、上杆、拉面,一根根细长的面条在手上被逐渐拉伸,制作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对绥阳空心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银月禾是第一次来到绥阳,和从前自己吃过看过的面不同,这样的“空心盐面”让她惊叹不已。“我觉得这个面非常神奇,跟我之前见到的所有面都不一样,颠覆了我对面条的认知。空心面能够成为非遗真是当之无愧,每一步都是纯手工制作,工序复杂,不仅让我体验了传统技艺,也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真是收获满满。”

清华美院学子到贵州绥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_fororder_打糍粑 郑孟庭摄

  同学们体验打糍粑 摄影 郑孟庭

  绥阳县是有名的“中国诗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有传统非遗美食,诗词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位于县城内的中国诗乡诗文化陈列馆是全国首家以诗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展示内容极其丰富,集中展现了中国诗歌文化发展主脉和绥阳诗歌发展史。自开馆以来,已经迎接了上万名来自国内外的著名诗人、学者观摩学习。

  穿行馆内,同学们端详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牌,阅读展出的历代诗人的作品。“从北京来到绥阳,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美景,品尝了美食,体验了传统非遗技艺,还深入了解了绥阳的历史和文化,真没想到祖国的大地上还‘藏’着这么一个诗乡,确实不虚此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国佳洋说。

清华美院学子到贵州绥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_fororder_体验原始耕作工具 郑孟庭摄

  同学们体验原始耕作工具 摄影 郑孟庭

  下午时分,同学们还在省级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跟随老师动手制作蜡染、体验柴火烹饪。“这次我来研学,就是想体验下当地的特色风土人情和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我会把这次行程中的所见所闻和贵州的壮丽山水都描绘下来,积累我的绘画创作素材,丰富创作内容,留下独属于绥阳的作品和记忆。”对于未来几天的行程,国佳洋充满着期待。

清华美院学子到贵州绥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_fororder_晾晒蜡染作品 黄梅梅摄

  同学们晾晒自己的蜡染作品 摄影 黄梅梅

  绥阳县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作为清华美院绘画系的艺术创作基地,绥阳县进一步加强与清华美院在资源共享、产品共创、活动联办、交流互访、宣传互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全面做好清华美院师生来绥开展科研、教学、实习的对接、服务等工作,有力推动美院学子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长,以文化和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将“五育”并举融入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思政实践中,以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实现育人的创新、教学的创新。(文 郑孟庭 唐郑)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

Baidu
map